当前位置:首页 > 免流吧 > 正文

关于全网最低价免费刷qq业务网站的信息

摘要: 如果说2015年是资本和创业者的冬天,那么2016年则更是一场极寒。 据CVSource的最新统计,2016年5月中国VC...

  如果说2015年是资本和创业者的冬天,那么2016年则更是一场极寒。

  据CVSource的最新统计,2016年5月中国VC/PE共募集25只基金,规模仅为33.89亿美元。在投资方面,2016年5月VC市场披露的案例213起,投资规模仅为24.69亿美元。PE市场甚至更加惨淡,市场披露的案例为48起,投资金额仅为13.41亿美元,这是近一年的最低水平。

  一方面,“资本寒冬”“估值跳水”“融资放缓”仍然霸据上半年主要关键词的位置,另一方面,N家创业公司接连死掉,尸横遍野!

  以下所列举的创业公司,都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创业明星,投资方中亦不乏最知名的一线投资人、投资机构,但在2016年的上半年都未能摆脱陨落的命运!

  1.蜜淘网——巨头夹击下的冤魂

  蜜淘网曾是跨境电商的标杆,有“海淘版唯品会”之称。创始人谢文斌出身于天猫,因看中海淘的风口,于2013年10月开始创业,打出正品的旗帜,做代购、导购平台。2014年3月份“CN海淘”上线,2014年9月份正式更名为“蜜淘”,定位于“海外品牌限时特卖网站”,要做海外购物领域里的京东。

  蜜淘网的融资经历也十分不凡。

  2014年,蜜淘网在上线之前,CN海淘就获得了蔡文胜的100万元投资;

  2014年7月,蜜淘网获500万美元A轮融资。

  同年11月,蜜淘网获得3000万美元B轮融资。

关于全网最低价免费刷qq业务网站的信息

  在一年的时间内,蜜淘网获得了三次融资,融资额指数级增长,最后一次还是当时电商领域已披露的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,一时间,蜜淘网风光无两。

  然而从今年3月底开始,就不断有媒体爆出蜜淘网已经倒闭。多家媒体报道称,蜜淘网的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,消费者下单之后没反应,客服电话无响应。

  复盘蜜淘网的发展史,巨头的夹击始终压得它喘不过气。在拿到B轮融资之后,蜜淘网拿出千万元频繁刷广告,同时在多个领域发起价格战。蜜淘网还策划了“5·20激情囤货节”和“6·18电商大促”,宣称其是保税区最低价,和天猫京东等大佬叫板。

  但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,谢文斌曾公开表示,“就算我再融1亿美金,也不可能成为巨头打价格战的对手,巨头可以通过渠道与补贴的方式把价格压到很低,但是创业公司没有办法这样长时间消耗下去。”

  另一方面海淘的模式下,用户体验无法保证,客户的恶评向雪片一样飞来,也让蜜淘网疲于奔命。

  2015年9月,蜜淘将传统B2C进行细分,开始战略收缩,提出韩国免税店概念,专注韩国商品,变得“小而美”。但此时跨境电商竞争已经刺刀见红,蜜淘网没有迎来C轮融资,资金链断裂已经无法避免。

  2.博湃养车 ——O2O的伪命题

  

  2016年4月5日凌晨,博湃养车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长文《认识这么久,第一次说再见》,正式宣布破产倒闭。消息一出,行业哗然,博湃养车曾是养车O2O类的明星公司,论规模全行业第一,估值曾高达6亿美金,距离独角兽仅一步之遥。

  创始人吉伟在创业前做到了某汽车厂商的中层管理职位,对汽车市场非常熟悉。公司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是吉伟几个好朋友的共同集资,不到100万元。但公司发展势头很好,成立第二个月订单量就增长到500单以上。此后,博派养车的发展形势更是一片大好。

  2014年7月,博湃养车拿到了1000万元A轮投资。

  2015年3月底,博湃获得京东、易车1800万美元B轮融资,投后估值高达六亿美元。它们带来的还不仅是钱,京东的导流对博湃的扩张起到了重大的助推作用。

  一年不到的时间,已经成为汽车养护的行业巨头,当之无愧的NO.1,身上笼罩着知名的投资机构、互联网大佬级战略投资者的耀眼光环。

 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,仅仅又过了一年时间之后,博湃养车就轰然倒下了。

  回过头来看,博湃养车的问题其实早就埋下了。在资本的加持下,博湃养车的扩张堪称疯狂,采取了极端激进的补贴战略,客单价甚至低至1元。用补贴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,再延伸至产业链的其他部分,实现自我造血,这是O2O最爱讲的故事。

  但现实并未如愿。上门服务本身没有利润,或者利润微薄,预计随后杀入的高附加值产业链项目——保养、维修、保险、救援等,客户转化率只有百分之几,远远达不到预期。

  肇始于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,让博湃养车的融资希望破灭。2015年12月,博湃养车的业务几乎全线停止。号称汽车后市场占有率达到75%的博湃养车,就这样沉没于创业大潮之中。

  3.美味七七——照搬“京东模式”玩死生鲜电商

  

  美味七七成立于2013年5月,以上海为中心,提供高品质的生鲜食材,并全程配以冷链配送。2014年5月美味七七获得了来自亚马逊的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。

  在倒闭之前,美味七七有着不错的口碑,其斥重资自建冷链物流体系,在上海自建万亩蔬果农场基地,较好的保障了用户体验。2014年底的报道显示,美味七七当时有5000多个SKU,沪上中央仓储达一万多平方米;此外美味七七自建全程冷链物流,建有30个中转“站点”覆盖上海各区域,并已开通一日三送。

  美味七七CEO宓平认为自建冷链物流是直击行业痛点,她说:“超市的水果损耗率至少在20%,也就是说100个水果摆上架就立刻坏了20个。”

  2015年,美味七七引入了众多线下社区店作为合作商户,除了销售各类生鲜食品外,还有各类休闲食品和生活用品。2015年5月份,美味七七在上海推出了生鲜“1小时送达”的服务,用户购买合作商户的产品,也能获得“1小时送达”的服务。

  这进一步加大了自建物流的压力,媒体报道称,美味七七为了实现全部商品的1小时送达服务,在上海地区新建了很多自营配送点。

  自建物流是一把双刃剑,甚至曾让京东差点死于资金链断裂,幸运的是京东得到了投资机构的坚定支持,而美味七七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。

  到2015年底就不断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,今年4月7日,上海生鲜电商美味七七宣布关闭并申请破产清算。此后其他生鲜电商有意收购但无果而终。

  美味七七的倒闭非常突然,留下了约500万元的消费者预付卡余额,此外还拖欠数百位员工的工资,欠下供应商2000万元的货款。

  4.神奇百货—— 成功来的太早

  

  著名的95后创业者王凯歆从天上跌落的速度并不比她飞上天时慢。

  王凯歆,98 年妹子,16 岁辍学创业,主打 95 后概念,所有这些鲜明的标签让她迅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,在 BTV 的创业真人秀《我是独角兽》现场,被五个资本大佬争抢。2016 年年初,她拿到了 2000 万 A 轮融资。

  实际上,王凯歆做的事情是一个类似代购的生意。她定位于95后,供应商主要是淘宝店家。用户下单后,他们再通过淘宝将商品拍下,继而由淘宝卖家发货给用户。这与王凯歆过去在QQ空间做的代购生意几乎没有差别。

  这个模式的估值声称达到了6000万,并且投资人对王凯歆本人赞誉不断。

  7月6日,有投资人说:“神奇百货的问题或许部分是因为一个心智未全的少女CEO过早地接触了太多诱惑。在某种意义上,资本还来不及让她成熟,她却被资本越带越远。”

  这不,仅仅过了几个月,这个身价过亿的18岁CEO就摔下了神坛。

  5.云视链——技术伪创新

  

  23岁的云视链创始人兼CEO金证济苍,传说是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,哈佛大学大四休学回国创业。做的是一个叫做‘云视链’的产品,按照官方介绍来说,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将视频单向内容输出变为双向互动的形式。

  经过试用发现,原来所谓的云视链是在视频区域内加文字标签,可以理解为标签式的弹幕,可以在有限的视频区域内任何位置进行添加。从云视链上线,多家投资机构约谈,但不久之后便受到质疑。

  质疑一:技术伪创新,根据知乎上网友爆料,这个技术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人在做了,在技术上并不新鲜。

  质疑二:宣传片盗用,并且在云视链的宣传内容里,居然有不少其他公司做的案例。

  质疑三:高管资料疑伪造。

  我们可以发现,很多公司都是打着科技创新的幌子,但真正的科技创新必须要同时满足很多条件,它绝不只是某一个改进或者奇思妙想。

  1.好高骛远,盲目乐观

  一味追求高估值,盲目乐观,沉迷于讲故事,绘蓝图,现金流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,还在烧钱补贴做所谓的市场,好像投资人都眼巴巴的给你送钱似的,幻想着一笔笔巨量的支持,燃烧投资人的钱照亮自己那未知的路。

  很多创业公司不过十几个人,动不动引入大公司的高管,动辄年薪七八十万,然后就是所谓的标准化管理,上市计划,就是“懒”得去考虑怎么活下来。

  2.骄奢淫逸,净吹牛B

  一旦融资成功后,许多创业公司便忘了创业的艰辛,养成了骄奢淫逸的习惯,流行所谓的互联网文化,租个豪华办公室,每天丰盛的下午茶,各色各样的团建活动,动不动出国旅游。

  在大多数钱都还没赚的创业公司,你却能看着一群人在办公室里潇洒自如的办公,戴个耳机刷个微博,到点就下班,就好像扔一堆钱在一个巨大的火炉里烧一样。

  3.缺少敬畏,更缺静心

  在日本,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公司,都会将自己的产品打磨到极致,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.5年,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-8年,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、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,简直就是天壤之别。

  在中国,哪怕是个很小的公司,稍有起色就要整合这,整合那,急躁冒进,毫无敬畏之心,一心只想捞快钱,很少有沉得住气,静心打磨产品的。

  

  创业失败,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拿到钱,坚持不下去,那么,那些拿到巨额融资的创业企业为何也迅速陨落?要避免成为流星,创业者应该怎么办?海汇认为即使获得融资的创业企业也必须关注如下几个点:

  1.盲目烧钱扩张,只会加速你的死亡

  受前几年粗放式互联网思维影响,很多创业企业盲目迷信烧钱补贴市场,盲目扩张,一拿到一轮融资就一改前期谨小慎微的习惯,开始疯狂追求所谓的用户量,巴不得一天就占领整个市场,但对早期的创业公司而言,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机会。

  “规模化”固然是好事,这谁都知道,但你要和别人比烧钱的速度,恐怕还没有那个斤两。这就好比实力悬殊的两国军队在战场相遇,敌方是你十倍,敌人摆出堂堂正正大阵,你也摆个“大阵”,要和敌军硬碰硬!尽管你士气高昂,决心坚定,但也只能是以卵击石。

  所以古来善用兵者,讲究“以正合以奇胜”,对于创业企业来说,不独要有决死奋争的意志,还要有四两拨千斤的智慧。钱花在哪里?该怎么花?怎样才最有效?这些才是创业企业最需要考虑的。

  2.你的需求可能只是伪需求

  自2014年兴起的O2O热潮,带来了很多所谓的“刚性需求”但其实大部分都是“伪需求”,雷区极多。

  举个例子:比如家电维修是刚需,但家电清理可能就不是,一个家庭一年都不见得会清理、保养一次空调。所以前期大量投入获取的用户可能只是无效的一锤子买卖用户,这种弱需求的情况下如果再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,那就非常危险。

  我们要说的商业模式是很现实的问题,在考虑赚钱之前,你需要非常了解产品面对的用户,了解他们的需求,并设计出让他们消费的盈利模式。这种模式要能持续才能成为你公司的商业模式,不然再怎么减员、削减开支甚至融资也是没用的。

  3.对于融资,节点很重要

  在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的口号下,创业成本和门槛的降低、政策鼓励等原因造就了大批创业者。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一大群的创业者在等着脱颖而出,要脱颖而出就少不了资本的支持,但僧多粥少,获得融资就变得特别困难。

  虽然近几年投资市场看起来异常火爆,容易给很多创业者造成融资易的错觉。但实际上大部分投资人一个月会参加上百次项目路演,分析比较后选择其中的两三个项目,你能脱颖而出的机会非常渺茫。

  因此,如果创业公司一心只忙于商业模式的改进,忽略了融资的紧迫性,错过融资的最佳节点,就非常危险。寒冬下,大多数创业企业没钱熬不过6个月,钱不到账,一切都是水中捞月。

  4.你做的不错,只是寒冬真的来了!

  最后,即使创业公司各方面做的都不错,也不代表就能好好活下来。当前,市场上的投资机构普遍都比较谨慎,即使成功进行竞调之后,也会拖上一段时间。

  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,即便只是投资机构迟迟不投,也足以被拖死,所以,不要轻信任何的口头承诺,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才是过冬的最好草料。

  创业历来是九死一生的事,要么傲娇的活,要么灰溜溜的死,2016年才刚刚过半,宜深刻反思,警钟长鸣!

  Ps:觉得文章不错,请动动手指转发一下,您的支持就是小编的不懈动力!

点击标题查看往期精选

日本人在中国租下1500亩土地,前5年巨亏被嘲笑,10年后惊

人民币三十年前、三十年后...太精辟了!

2小时内5美元增值超1000倍!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