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商业 > 正文

刷抖音点赞网址(刷抖音点赞网站)

  • 商业
  • 2024-04-24 10:48:07
  • 20
摘要: 三秦都市报-三秦网讯(记者 周婷婷 石喻涵)秦腔、老腔、眉户、线戏、汉调桄桄,你是否听过?如今,上述非遗传承人、从业者来到直播、...

三秦都市报-三秦网讯(记者 周婷婷 石喻涵)秦腔、老腔、眉户、线戏、汉调桄桄,你是否听过?如今,上述非遗传承人、从业者来到直播、短视频平台,“云上”演绎陕西特色戏曲。地方民乐、民歌非遗也相继通过直播走出乡野,通过打赏、电商等途径开拓收入渠道,激发产业活力。

日前,“非遗主播沙龙”陕西站在陕西广电大剧院举办,6位陕西非遗主播代表及2位学界专家与会,共同探讨如何用好直播,助非遗“活起来”更“火起来”。会上发布的《陕西非遗数据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显示,过去一年,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24万场,共6.5亿人次观看;1.9万名陕西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,带来超264万小时技艺演出。

新时尚:老戏新唱,直播间频现“新国潮”

近年来,秦腔、陕北民歌、商洛花鼓等秦派非遗,通过直播、短视频屡屡“出圈”。

当非遗遇上直播,会跨界出怎样的惊喜?——传统的戏曲身段唱腔,搭配流行的音乐,再加上直播、短视频的绚丽特效,非遗从业者纷纷找到了“出圈密码”。2022年11月,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青年演员李雅芝的一条“回马枪”变装视频,收获了近百万播放量,同年12月,她的棍花教学短视频成为爆款,获得近14万点赞,账号涨粉两万余人。工作之余开播时,李雅芝也发现,抖音上喜欢传统戏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多。

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生骆欣颖从去年8月底来到抖音直播,演奏板胡经典曲目,受到观众欢迎,最高一次场观达13.6万人,同时在线人数最多时超过2000人。“线上直播时,我可以跟观众进行实时沟通交流,评论区不仅有观众鼓掌、送花表达喜爱与支持,演奏间隙还能看到满屏的鼓励、讨论,让我觉得非常暖心。”

随着直播间成为秦腔秦韵的“新舞台”,在直播间听“秦声”也成为时下最新的“热潮”。在当天的沙龙上,抖音直播业务代表王晶分享了一组数据:截至2023年5月,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57万场,用户观看3185万小时。2022年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观看量达5.4亿次,是2019年同类播放量的50多倍。

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认为,直播这一新媒介的出现,有助于非遗解决受众稀少的困境,并通过从业者的创新演绎,为古老非遗打造“国潮”品牌。“以抖音为例,平台已形成戏曲、舞蹈、民乐、书法等非遗的多样化传播生态,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,获得机会脱颖而出。”

新机遇:打赏助超六成 陕西非遗主播创收

刷抖音点赞网址(刷抖音点赞网站)

当青年演员相继来到直播、短视频唱秦腔、拉板胡,观众不吝用点赞、打赏报以认可,从业者们收获饱含喜爱与尊重的“新收入”。秦腔主播张晶琪还记得第一次收到直播打赏的感受,“当你把自己的艺术呈现给观众,他们用适当的打赏表示反馈,内心真的非常激动,这种受肯定的感觉更激励我把直播做好。”

通过直播进行特色文化展演,借由打赏拓宽创收渠道,已成地方特色非遗在现代“自发造血”的方式之一。百年乐社东仓鼓乐社因疫情一度演出萧条,入驻抖音开播后收获70余万粉丝,将近6000万人来到直播间欣赏《殿前喜》《五色鸟》等传统名曲,观众踊跃打赏也为参与直播的演员带来额外工资。“这说明鼓乐这种音乐形式正逐渐被现代人接受,鼓乐乐手的价值也正在被市场认可。”乐社主管齐兴峰说。

不只秦腔、西安鼓乐,陕西非遗及其从业者纷纷在直播间获得打赏“新票房”。《报告》显示,在抖音获打赏的前5名陕西非遗项目为秦腔、陕北民歌、眉户、陕北说书、陕北窑洞。过去一年,64%陕西非遗主播获打赏支持,所获金额与点赞量同比增长100%和215%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、研究员冷凇指出,解决非遗变现和传承人待遇问题,才能激励从业者更好地“为非遗代言”,而直播打赏等收入新渠道,正在帮助地方从业者改善创作、生存环境。“东仓鼓乐社招收上百位学员,仅剩18位坚持到最后,很多传承人的从艺之路十分不易。他们来到抖音后收获的关注与打赏,既是文化消费振兴地方文旅的体现,又是观众与他们人生的情感共振,无形中吸引更多人愿意关注非遗、保育非遗。”

新生机:直播服务传统文化代代相传

据悉,目前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的覆盖率达99.74%,华阴老腔、安塞腰鼓等原本囿于一地的非遗在直播间相继走向“台前”,受到年轻观众瞩目,获得令人惊喜的勃勃生机。

西安古琴断纹髹漆技艺传承人蔡伟艺介绍,他通过抖音直播招收了万余名学生,还在抖音小店售出了数百床古琴、2万余件非遗文创产品。“曾经我在外演出,发现台下的观众连古琴和古筝都分不清,内心非常悲痛。2018年入驻抖音后,我持续在直播、短视频中介绍古琴的构造、指法和曲艺,包括琴声背后的历史文化,最多一次超过80万人观看直播,很高兴新媒介平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发扬光大。”

地方非遗在直播间找到新一代观众,也吸引越来越多青年从业者投身其中,赓续传承。“95后”二胡主播王欣怡自7岁起习琴,如今来到抖音直播为20余万名粉丝演奏秦派二胡。“我爷爷是一名资深的二胡爱好者,他一直鼓励我把直播演奏事业做好。我会继续研习陕派艺术风格,将琴声传递给五湖四海的观众,调动大家对传统音乐的热情。”

冷凇表示,非遗直播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最大原因,是把远距离的非遗变成了近距离的生活。“老话说‘距离产生美’,我们要通过直播和短视频,带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,拉近与古老非遗的心理距离。希望非遗主播们进一步开拓思路,借力平台,创新内容演绎与传播场景,提振青年群体的关注热情。”

公开信息显示,2022年起,抖音平台相继联合权威机构,发起助力戏曲传承的“DOU有好戏”、助力传统舞蹈传承的“舞蹈传承”、助力民乐传承的“DOU有国乐”等活动,从资源、流量、运营等方面服务非遗从业者展演、创收。据了解,陕西站活动是抖音直播服务非遗传承全国巡回沙龙的第三场。后续,该系列活动将走进更多省份,邀请当地非遗主播、研究机构、媒体同台研讨非遗传播传承。

展望未来,当好的内容与传播渠道相乘,年轻人的观看、点赞、打赏必将助力非遗跳脱出字面意义上等待保护的遗产,在传播者和观众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增值,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。

业内谈

抖音直播服务非遗传播传承

抖音直播业务代表 王晶

通过直播,秦腔、老腔、眉户、线戏、汉调桄桄等秦声秦韵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陌生名词,重新被广大年轻群体所看见。过去一年,陕西地区非遗类直播超24万场,6.5亿人次观看此类演出;1.9万人在抖音开播,带来超过264万小时的技艺表演。

各类非遗在直播间亮相的同时,传承人、从业者也通过打赏等途径,获得与劳动价值相符的物质回报。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64%的陕西非遗主播获得观众打赏支持,他们获得的打赏收入同比增长100%。

未来一年,抖音直播还计划帮助更多非遗传承人、从业者更加得心应手使用直播、获得开播收益,服务非遗在现代“活过来”,进而“火起来”。

主播谈

直播打赏是对主播艺术表达的激励

抖音秦腔主播 张晶琪

刚开始做直播的时候只有10来个观众,我没有气馁,直播3个小时唱了30多段戏,一个月后把直播间观众做到了600人。我持续学习很多优秀的主播,取长补短,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直播方式。

“老戏新唱”是我想到的传播秦腔新办法,用流行歌曲的歌词套用秦腔的曲调,让年轻人先熟悉,再慢慢喜欢上。作品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高度赞誉,好多人说:“听完你的演唱,我突然觉得秦腔也很好听。”看到这些评论我的内心很激动。

随着直播间人数越来越多,观众打赏鼓励也就越来越多,我的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。我觉得打赏真的对主播的艺术表达是一种认可,也是激励我们更好直播的一块基石。

直播让我深感非遗传承意义重大

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青年演员 李雅芝

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传承国家非遗汉调桄桄戏,汉调桄桄是明代末年的梆子声腔剧种,这种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,又有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之美。但是目前属于濒危剧种。

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剧种,我在2022年10月17日开始了我的第一场抖音直播,一开始怕观众不接受小众戏曲,就只会表演一些基本功,没想到观众纷纷留言,说汉中还有自己的地方戏,真好,也有观众问下次直播时间,很期待更多唱段。他们的话让我感到很暖心,也感受到了非遗传承意义重大。粉丝朋友们还给我打赏,说做不了别的,就用这个当作买票去看戏,我非常感动,用打赏收入购买了投影仪,让其他省份的观众也能看懂唱词和字幕,更好地交流汉调桄桄。

通过几个月的直播,大家对汉调桄桄越来越熟悉,甚至有几位戏迷都能背出部分桄桄戏词。让人感动的是每次线下演出,都会有一些观众从很远的地方赶来,大家看戏的这份热情,也让我们这些青年演员更加干劲十足。

直播打赏助鼓乐演员增收

东仓鼓乐社主管、抖音鼓乐主播 齐兴峰

鼓乐虽然历史悠久,跳出西安,受到的关注并不多,传统形式的演出很难吸引到现在的观众,怎么能让西安鼓乐重新活起来,这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我学鼓乐有20多年了,和很多传统艺术一样,西安鼓乐也面临着人才断档困境,我想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年轻人喜爱的线上直播相融合,才能活化历史。去年4月,我们挑选了比较符合唐代审美的乐师,最初在抖音直播间用鼓乐演绎流行曲目,后来慢慢引导观众欣赏传统乐曲,没想到直播数据一点都没掉,接受度非常喜人。

现在东仓鼓乐社也有了70多万粉丝,根据后台的统计有将近6000万人来过我们的直播间,去年全网的播放量在4.2亿。很多粉丝在线上认识我们之后,不远千里带着自己的家人与孩子来到现场互动。打赏也增加了我们演员的收入,现在参与直播的演员每个月都能获得额外工资,这样让大家都很振奋。

主播谈

用直播打赏反哺古琴推广

西安古琴断纹髹漆技艺传承人、抖音古琴主播 蔡伟艺

我出生在西安非遗项目“古琴断纹髹漆技艺”世家。近十年来,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,关注传统音乐的人多了,但其实我在推广古琴的时候,发现很多人还是不认识古琴。有一次我去参加电视节目,主持人把古琴口误说成了古筝,台下100多个观众没有一个人发现,当时觉得比较悲哀。

2018年我开始入驻抖音,创作短视频、做直播,每次演奏的时候都会介绍古琴曲艺、指法、构造和历史文化,这么多年下来,最高一场直播有将近80万人观看,同时在线人数最多在1万人左右。

获得的打赏收入我捐赠给学校,让学生免费学习古琴,捐赠乐器让孩子们学习。我觉得抖音直播平台非常好,有很多年轻人通过这个平台了解我们的文化,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,让传统文化可以发扬光大。

直播收获的鼓励,是支撑我前行的动力

抖音板胡主播 骆欣颖

我是从去年8月底开始直播的,演奏板胡经典曲目《秦腔牌子曲》、秦腔戏曲《砍门槛》都很受欢迎,最高一次场观达到13.6万人,最高的同时在线人数超过2000人。

在线下开音乐会或者演出的时候,我只需要演奏,几乎没有和观众沟通交流的机会。但在线上直播,沟通交流的时间多了,演奏完一首曲子之后聊聊天,再进行下一曲的演奏。

线下演出的时候有些观众通过直接鼓掌或者送花来表达支持,线上互动方式更加丰富多彩,很多观众朋友通过评论区、弹幕,或者直接送礼物表达对我的认可以及喜欢。有时候曲子间奏可以看到满屏爱心,还有加油鼓励的话,冷场的时候粉丝还帮我找话题,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和开心。我觉得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真的特别幸运,这些也是支撑我继续直播的动力,也会激励我更加努力、用心演奏我的乐器。

相遇直播间,成就双向奔赴的温暖

抖音二胡主播 王欣怡

我在抖音目前收获了20多万二胡爱好者的关注,观众的点赞和打赏是对我的鼓励和支持,这比线下演出收到鲜花更有真实感,因为我和线上观众纯粹是在直播间相遇的,也没有见过面,但是他们愿意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我的认可和支持,我觉得非常感动。

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爷爷在去年不幸离世了,他是一名资深二胡爱好者,非常喜欢看我直播,也希望我把直播这个事业干好,所以直播不能停。我记得当时我在老家直播,心情很失落,开播之后我的粉丝们对我进行鼓励,安慰我,让我觉得很暖心,我的心情也就平复了很多。

我会继续学习秦派二胡,加强演奏技巧,通过抖音直播将陕派艺术风格传递给其他地区的观众,也会通过优质短视频让大家了解非遗,调动大家的热情。

专家谈

为非遗打赏,是文化消费发展的新动能

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李彪

目前专业知识已经成为知识付费发展的天花板,小众化、具有文化传承性质的非遗即将成为未来知识付费发展的新形态、新方向、新动能。

直播、打赏和短视频对非遗在当下的发展意义非凡。第一,能够扩大非遗项目传播规模,在抽离物理空间局限之后,云端的非遗项目展演没有上限;第二,促使非遗项目品牌塑造,线上展演的要求,倒逼主播技能更加精进,才能真正脱颖而出,打造非遗品牌;第三,提高非遗项目回报,直播打赏作为知识付费的重要手段,让非遗项目完善自我造血功能;第四,助力乡村振兴,非遗有很重要的地域性,尤其是基层的传播,有些地方借助非遗实现了经济的转型,甚至文化的升级迭代。

“非遗+直播、短视频”带来五重变化

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、研究员 冷凇

非遗遇上直播、短视频效果明显,至少带来了五重变化。第一个是民乐流行化,比如方锦龙五弦琵琶首先出圈了,民乐开始变得流行,让大众能够接受;第二是个史诗创新化,从格萨尔到杭州的白蛇传这种神话,到陕西非遗所带动的这些历史故事,现在开始有了创新演绎;第三个是生活审美化,现在汉服热、国风热、文创开始脱销,成为新的潮流;第四个是文旅市集化,西安、成都、景德镇的陶溪川,只要是非遗的聚集地现在都会成为网红打卡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;第五个是演出场景化。各地现在都在打造一些国风的穿越节,包括汉风唐韵,包括宋韵的文化节现在也都如火如荼,让非遗实现艺术美学升级。

我认为,在非遗体系中,不太缺专家,缺的是杂家、通俗家和大众传播知识达人。直播和短视频共同服务各个非遗项目进行文化升级和表达出圈,期待更多传承者能够来到直播间,为非遗代言。

发表评论